4日,印度警方在10個大城市展開突擊搜查,主要針對政府將煤礦開采特許權賤賣給私企時是否涉嫌貪腐,這起“煤礦門”事件一度導致印度國會癱瘓,印度總理辛格被指在擔任煤礦部長時與此事有關,反對黨要求其下臺。
省高官被指牽涉其中
周二早晨,印度中央調查局突擊搜查了5家購買開采權的公司。調查局發(fā)言人表示,這些公司的雇員和高層官員都將接受調查。這次行動在首都新德里、孟買、加爾各答以及海德拉巴等10個大城市展開。
一家被調查的公司前負責人表示,他與此事沒有一點關系,因為在煤礦開采權出售前,這家公司就被賣給了該省首席部長,他說,首席部長的隨從在開采權出售前主動接洽他,要求他出售公司,隨后該公司被賣給了這名隨從。
據(jù)悉早在今年,中央調查局就已對此事展開調查。此前,印度國家審計機構稱,印度政府在這起交易中損失了330億美元。中央調查局稱,這些公司購買煤礦只有一個目的就是低價買入再轉手賣高價。印度媒體表示,這些公司的行為明顯濫用開采權,有證據(jù)顯示出售開采權的86個煤礦在2011年只有28個正常開采。
印總理被指監(jiān)管不力
自上周起,這起案件便造成印度國會癱瘓,主要反對黨人民黨表示,應該收回這些公司獲得的開采權,并且要啟動獨立調查。印度媒體評論員表示,政府應該有具體行動化解這場危機。
但政府部門表示,立即宣布煤礦開采權無效很不現(xiàn)實。財政部長認為,這種開采權不能簡單用行政命令取消,“需要走程序,并且這個程序正在進行”。
雖然政府之前的審計報告并未提及辛格與此事有關,但反對黨仍要求辛格辭職,反對黨稱辛格對此事要負直接責任,因為2006年到2009年間印度有許多煤田出售,當時辛格擔任煤礦部長。
不過,辛格總理否認自己有任何不當行為,并強調若證明他任煤礦部長時行事有所不當,他就下臺。辛格說,這只不過是反對黨利用炒作此事,為明年大選造勢。(天行)
■ 觀察
政府行為不透明導致“煤礦門”
印度是亞洲第三大經濟體,有2/3的發(fā)電依賴煤礦,雖然印度的煤儲量在全球數(shù)一數(shù)二,但供需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,特別是7月發(fā)生的大停電事件,造成4億國民受影響,批評者稱,這是由于國營的印度煤礦公司未能提高產量所致。印度政府自1973年便開始掌握煤礦開采權,并于2004年計劃向私企出售開采權。
英國媒體評論員蘇提克·比什瓦斯認為,此次“煤礦門”暴露了印度政府行為仍不夠透明,以及一個政府體制的脆弱性。更重要的是這起事件使越來越多的印度人覺得“特權經濟”的崛起是這個國家經濟最大隱患。
一份審計報告就揭露了印度政府煤礦開采權的漏洞,比什瓦斯認為,印度政府每個人都應為此事負責,官僚們仍熱衷于用不透明的方式出售國家資源開采執(zhí)照。而在地方,一方面是官員被指給某些公司特權;另一方面,這些公司也在利用這個體制。
印度政府為了擴大收入,在2004年開始計劃拍賣煤礦開采權,但是直到2010年才將出售開采權立法,政府官員對此解釋說,要將政策變成立法需要時間,但是這份揭出“煤礦門”的審計報告稱,很多獲得開采權的公司都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立法。
來源:新京報
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凡本網注明"來源:煤炭網www.cy2323.com "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為"煤炭網www.cy2323.com "獨家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"來源:煤炭網www.cy2323.com ",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,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,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,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。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(lián)系。
網站技術運營:北京真石數(shù)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、喀什煤網數(shù)字科技有限公司
總部地址:北京市豐臺區(qū)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
京ICP備18023690號-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